知性红颜_第四章沦落异乡 (W oo1 8 . V i p)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沦落异乡 (W oo1 8 . V i p) (第2/2页)

这炎热的八月,有人兀自穿着厚重的咔叽布衣服,源源不断地生产汗水。好几人手里拿着长长的烟袋,大口大口猛抽着劣质的烟叶。我和立夫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旁边筐里的猪崽立即凑过来亲啃我们的脚。
  如此艰于呼吸视听地忍受了一个小时,轮船停泊在长江边上一个叫葫芦湾的地方,船员宣布已到了终点站。远远望去,沿江的半山坡上稀稀落落有一些农舍,一打听,才知道要到桑榆中学还得走两个半小时的山路。我和立夫不由面面相觑。
  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光秃的大山,中间一条蜿蜓而上的狭窄的沟壑,水流却若有若无,近乎干涸了,大约是久旱未雨的缘故。自葫芦湾一别,那些一同下船的农夫各自散去,沿途再没有碰到一个行人,只有零星的散落的少量农舍,也是柴门紧闭,不见人影。我们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坡上不时掉下一些小石头、小沙子之类,从晒得枯死的干草间滚过时,产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哗啦啦的声响,走在山脚的我们有些毛骨悚然。理智地想:这或许纯属正常。然而在这荒凉的渺无人迹的地方,你会疑心是鬼怪作祟居高临下地抛下石子,后来学校的老师们果如是说。我玄想着今日要是没有立夫同行,我一人走过,真有被活活吓死的风险。
  如此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迎来了一坡长长的石级。石级两边是即将枯死的红薯藤、已然枯死的水稻。石级顶部已能依稀看见低矮的成排的瓦房。
  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总算又有了点人类的意思!”待气喘吁吁地爬完那些石梯,我们已是大汗淋漓。一排砖木结构的长方形的瓦房映入我们的眼帘,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教室了。旁边一建筑物简单明了,那规模一看就知道是公共厕所无疑。除此之外,尚有两排虽然破旧但毕竟有明显分层的楼房,或许就是住宿和办公之所在了,另有一幢五层楼高的建成不久的砖混结构的教学大楼,算是给这偏僻之所增加了一点现代元素。我仰天慨叹:这就是十几年辛苦读书挣来的工作场所了!
  不远处有一村妇模样的人,大约刚从厕所出来,正朝着我们驻足观望。
  只一瞬,便在后排二层楼的房屋前聚集了一大群人,纷纷伸长了脖子,有说有笑地张望着。我顿感不适,不曾领教过如此露骨的群体围观。要是眼前站着的是一堆农民,则此种眼神此种情景大约要算正常。然而这是一所学校,这就不能不让我有些吃惊。
  一精瘦干瘪的老头面带微笑,自信、派头地走出了人群,
  “请问二位是……”
  “我是傅心仪,来校报到的,请问陈校长在吗?”
  “我就是,那么这位是……”
  “是我男朋友,叫孙立夫。”
  几个妇女便惊奇地圆睁了眼睛,随即挤眉弄眼地咧嘴对笑,继之以热烈的交头接耳。
  校长招呼我们入座,看着我的档案,说:“傅老师,你是a师大毕业的,本科生?我们这里的本科生很少。你才十九岁呀!怎么可能?”
  我回答说:“十九岁,没错,怎么不可能?五岁读书,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就这样十九岁。”
  旁边一围观妇女问:“初中怎么会两年呢?”
  “跳了一级,就两年了。”我回答说。
  “难怪呢!读书读得小,又跳了级。学校今年一共分来三名女教师,她俩都只是专科,都大你五岁以上,都是多次复读后才考上的。”校长接着介绍学校情况,不曾料想这样一桑榆之地,初中高中六个年级学生竟有一千五百多人,教职工也有近八十人。
  校长又带我们简单浏览学校,原来转过这片山梁,在另一山凹处还有一幢新建不久算是有点现代气息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一幢尚未完工的宿舍楼。一个大大的有些原始的操场。
  寝室安排在位于前排的两层木板楼房的尽头,木板有些稀疏,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响个不停,两人脚步稍稍合拍,即会引起共震。那感觉很是独特。房间倒挺宽大,足有三十平米,向左靠墙是一老式柱子木床,本色的,窗前一张简单加工的勉强可算是推平了的本色办公桌。接下来我们本能想到的就是找水了,可是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也看不见什么关于水的装置或者用过水的痕迹。
  精↑彩↓收║藏:wоо⒙νiρ (W oo1 8 . V i p)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