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谁上? (第1/2页)
(上一章更新的时候出错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现在已经修改回来了,先向看到错误章节的书友说声抱歉。) …… 陆风和汪智宇四目相对,火星迸溅,火药味十足。 “下个月三号,别不敢来!”汪智宇听周芙蕖说治好她痛经毛病的人就是陆风,终于正视陆风,发出了挑战。 “如你所愿。”陆风回道。 …… 百日宴开始之后,小宝宝的奶奶,也就是周芙蕖的三婶抱着小宝宝出来给过来庆贺的亲朋看了一眼,不过担心小宝宝和大人过多接触沾到病菌,只是出来亮了个相就抱回去了。 办百日宴的习俗,是寓意宝宝一生健康成长,吉祥顺利。 周老爷子代表周家最长寿最有福气的长辈,给三房的增长孙戴上了长命百日宴金锁,寓意为宝宝锁住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周家在这方面的习俗显得很传统。 周老爷子给增长孙戴上长命锁之后,孩子的父母又用徽墨磨了墨汁,给孩子印了手印和掌印。 最后,还请来了理发的师傅给小宝宝剪胎毛。 胎毛就是出生时候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头发,听周老爷子的意思,还要把小宝宝的胎毛做成胎毛笔。 用胎毛做成毛笔,也是一种悠久的华夏文化。 自唐代开始就有制作“胎毛笔”的习俗,唐朝诗人齐己《送胎发笔寄仁公诗》中有“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的诗句。 相传古时一书生上京赴考,以胎毛笔作文,高中状元,所以胎毛笔也称做状元笔。 当然,现在的状元和古代的状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高考状元每个省都有,但也不见得每个高考状元都能功成名就。 不过,从周老爷子安排的这些百日宴习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位老人非常看中这个孩子。 有人高兴,就有人难受。 其中,越是这样,张翠芳就越想让周鹿阳快点结婚,生个孙子,也让她能风光一次。上一次她这么风光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周鹿阳出生的时候,周家也是这样办百日宴的。 …… 周芙蕖也很羡慕,越是这也就越想能像这样生个孩子,只不过,她心里很清楚,她生的孩子不会得到爷爷这样的重视。 在这样一个家族里,女人从来都是为了家族兴盛可以牺牲的存在。 用周老爷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因为家族不能护你一生,所以对你的疼爱已经全部倾注在了小时候。 女人不可以继承家族,这条铁律深深刻印在了华夏五千年历史中。 周芙蕖有时候很讨厌男人,不是特指哪一个人,而是男人这个群体构成的思想牢笼,确切的说,她讨厌的是男权社会,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父权制”。 在一个家族里,永远是最年长的男人掌权,现在掌权的是她父亲的父亲,然后会变成她的父亲,再然后也许是周鹿阳,或者周鹿鸣,又或者其他堂兄弟。 她是爱的父亲的,这和她厌恶的“父权制”背道而驰。 其实这才是她难过的根源,她在国外接受了十年的教育,知道英国有女王,西班牙有女王,唯独周家不能有。 …… 周芙蕖看见爷爷满脸慈祥笑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