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腊八 (第1/2页)
林小丫昨日有些累了,到头边睡,等起来去前院一看,李氏已经忙到不可开交。 她拍了一下头,突然想起来,今日是腊八了,大齐百姓一向奉行,过了腊八就是年,家里该准备过年的吃食了。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自古以来,都不乏称颂腊八的诗句。 灶上,腊八粥的香气已经飘了出来,腊八这一天,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只不过,林小丫好奇,这个时代关于腊八粥的民间传说是什么呢,总之不可能跟前世一样,有那些知名的古人。定是十分特别的。 大齐这边的风俗,腊八这一天的腊八粥,定要全家团聚在一起实用,馈赠亲朋好友。 早饭的时候,林小丫吃着腊八粥,实在好奇,便向家人问道。 这一问,可倒好,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活生生将早饭变成了茶话会。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老夫妻。” 意料之中,首先开口的又是徐良,他第一句刚出来,林小丫不禁自动脑补“从前,有一座山”的故事。 “这老夫妻吃苦耐劳,持家节俭,攒下来一大笔家业。可儿子却不争气,娶了个媳妇,也不是很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 “我来讲,这个故事我也听到过,在学堂里,曾经听到先生提起过。” 林小寒难得有机会展示自己,今日寻了机会,便求了良子哥。 “好,后面的,良子哥着实也有些记不清。” 徐良倒是配合的很,估计是担心这个故事讲完了,腊八粥都被抢光了吧,哈哈!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这两口子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大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便是腊八粥。” “没了?” 林小丫狐疑道。 “没了。” 众人一阵欢笑,五六岁的小娃,刚刚念了半年书,能把故事说完整,已经很难得了。 后来,林小丫终于在徐良的口中知道了缘由。 据说那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勤恳持家,日子又好了起来。是谓之“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尼玛,这由来也太草率了吧! “娘,这腊八粥里的食材不下几十样吧。” 林小丫吃了满满一大碗,鼻尖都见了汗,前世她哪里吃过这么丰富的腊八粥,上了大学之后,每到腊八,直接在超市里买上一罐八宝粥,就当过了节。 “可不,我跟娘忙活了小半夜。出了五谷,还有各种豆子,花生,莲子和干果呢。” 初七的夜里,李氏便带着林二丫开始忙活了,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了早上。 “一会儿,吃完了,我们还要赶紧去送粥。” 李氏想着,今年要送的人家多,特意多煮了些,大齐有风俗,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带去学堂的,衙门的,还有铺子里的,我都装好了,你们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 李氏细心的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