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第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节 (第3/3页)

今,才俊不知出了有多少,在这里经常能看到拿着书本的年轻人。

    ??胤祯以前对于古代书生的印象,大都是一袭白衫,头发简单的束起,或是用一条纯色的发带,或是用一只普通的木簪子,那肯定不是像他现在看到的这样。

    ??长袍马褂也就罢了,关键还在于发型,清一色的月亮头,戴上帽子还好些,不戴帽子露出光溜溜的半个脑壳,那可真是……有点儿不太雅观。

    ??胤祯最不能习惯的就是这月亮头了,放在别人身上,他看着别扭,放在自个儿身上,每隔几日便需要剃一次头发,冬日的时候嫌它冷,夏日不戴帽子,又嫌它丑。

    ??这满大街的月亮头,看得人眼晕。

    ??胤祯外出采风十日,画了四幅画,全都是人物画,一幅画的是街市上的小商贩,在跟客人讨价还价。

    ??一幅是学堂里的场景,瞧起来只有四五岁的小家伙们,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在读书,有头歪左边,有头歪右边,还有干脆是斜着的,先生闭着眼睛,双手放在背后,一只手上还拿着戒尺。

    ??第三幅画,画的是农人耕作的场景,春耕早就已经过去了,地里的庄稼都已经长出来了,一片绿油油的,农人们是在除草,年长的都拿着农具,小孩子们则是空着手在地里拔草。

    ??最后一幅画,画的是纺织作坊里的场景,这也是唯一一幅只有女子的画。

    ??胤祯总不能送皇阿玛一幅未婚女子上街买东西的画,在作坊里辛勤劳动的女子,画在画上就合适多了,这些女子都是已婚的,甚至有的都已经做了祖母。

    ??这些是纯粹靠手艺吃饭的人,每个人一天大概能挣三四十文钱,最为娴熟的技术工,一天的工钱甚至能拿到八十几文。

    ??当然了,江南最好的纺织女工并不在作坊里,而是在官方的织造衙门,每日的工钱也要比作坊里稍微高出来些。

    ??这些手艺好的女工们,收入要比寻常百姓家的男子都高。

    ??按照现在的物价,六文钱就能买一升米(两斤左右的大米),每天能拿到四十二文钱,一天就能买七升米,一个月就能买二百一十升米(四百多斤大米)。

    ??普通的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开销,差不多也就是在一千文左右。

    ??当然了,这些钱对于皇子阿哥来说,连打赏下人都不够,打赏下人都需要用银子、用金子,什么时候用过铜板。

    ??他只是觉得,生产力在某些方面并不弱于男子的女子们,地位应该再提高些。

    ??别看江南文风重、商业发达,但是女子的地位还比不上京城那边儿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想岔了,这些个文人书读的越多,对女子的禁锢就越是厉害。

    ??这四幅画在送给皇阿玛之前,胤祯先拿去给四哥瞧了。

    ??还是跟之前差不多的画风,虽然配色少了,使用的色彩不再那么繁多,但那是因为普通百姓没办法打扮的那么光鲜亮丽,而不是十四弟的审美纠正回来了。

    ??但总的来说,要比之前送给额娘的那幅画顺眼多了。

    ??最显眼的纺织女工的这幅画,年迈的、脸上已经有了皱纹的女工,年轻的、尚且还需要戴着面纱的女工,当然大多数女工的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眼睛还没有熬花,技术又都已经练出来了。

    ??这幅画上画了有二十几个女工,在同一间屋子里做纺织,衣着朴素,头发上也多是绑着布条,没什么精巧贵重的饰品。

    ??时下,还是以山水画为主,主攻人物画的画家不多,关于女子的画像也有,但大都是美人,官家小姐、夫人,或者是宫里的妃嫔,富裕之家的女子,这些画都是不能外传的,再是精美细致、惟妙惟肖,都只能束之高阁。

    ??几乎没有人为纺织女工作画,最起码这是他看到的第一幅纺织女工的画。

    ??倒也没什么值得震撼的,只是有些惊讶吧,惊讶于十四弟居然会去纺织作坊,而且还专门为这样一群地位不高也不美的人作画,这画原是要送给皇阿玛的。

    ??“怎么想起去纺织作坊的?”

    ??那里不比街市,不比学堂,甚至不比乡野有趣。

    ??胤祯倒还是挺认真的,来之前他就想过,四哥有可能会问有关于这幅画的问题,怎么回答他都想好了,只是也不敢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纺织品是江南最具盛名的商品之一,这最大的功劳不在商人,不在男子,而是在这些女子身上,我就是想去看看她们是如何做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